慈竹——可编织竹器及建筑用材、造纸

2020-09-23
分类:
选材百科
标签:
慈竹慈竹市场价慈竹形态特征

慈竹

  慈竹,(学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禾本科,主干高5-10米,顶端细长,弧形,弯曲下垂如钓丝状,粗3-6厘米。分布于中国南部地区: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可用于治痨伤吐血以及制作竹编工艺品。  慈竹常见病害有竹丛枝病、竹根腐病和笋腐病等 ,常见虫害有竹螟、竹蚜、竹象、竹蝗和竹螨等。慈竹也被用于制作竹编工艺品。

形态特征

  竿高5-10米,梢端细长作弧形向外弯曲或幼时下垂如钓丝状,全竿共30节左右,竿壁薄;节间圆筒形,长15-30 (60)厘米,径粗3-6厘米,表面贴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其长约2毫米,以后毛脱落则在节间留下小凹痕和小疣点;竿环平坦;箨环显著;节内长约1厘米;竿基部数节有时在箨环的上下方均有贴生的银白色绒毛环,环宽5-8毫米,在竿上部各节之箨环则无此绒毛环,或仅于竿芽周围稍具绒毛。

  箨鞘革质,背部密生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惟在其基部一侧之下方即被另一侧所包裹覆盖的三角形地带常无刺毛),腹面具光泽,但因幼时上下竿箨彼此紧裹之故,也会使腹面之上半部粘染上方箨鞘背部的刺毛(此系被刺入而折断者),鞘口宽广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箨耳无;箨舌呈流苏状,连同繸毛高约1厘米许,紧接繸毛的基部处还疏被棕色小刺毛;箨片两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脉,先端渐尖,基部向内收窄略呈圆形,仅为箨鞘鞘口或箨舌宽度之半,边缘粗糙,内卷如舟状。

  竿每节约有20条以上的分枝,呈半轮生状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显著,其下部节间长可10厘米,径粗5毫米。

  末级小枝具数叶乃至多叶;叶鞘长4-8厘米,无毛,具纵肋,无鞘口繸毛;叶舌截形,棕黑色,高1-1.5毫米,上缘啮蚀状细裂;叶片窄披针形,大都长10-30厘米,宽1-3厘米,质薄,先端渐细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被细柔毛,次脉5-10对,小横脉不存在,叶缘通常粗糙;叶柄长2-3毫米。花枝束生,常甚柔。弯曲下垂,长20-60厘米或更长,节间长1.5-5.5厘米;假小穗长达1.5厘米;小穗轴无毛,粗扁,上部节间长约2毫米;颖0-1,长约6-7毫米;外稃宽卵形,长8-10毫米,具多脉,顶端具小尖头,边缘生纤毛;内稃长7-9毫米,背部2脊上生纤毛,脊间无毛;鳞被3,有时4,形状有变化,一般呈长圆兼披针形,前方的2片长2-3毫米,有时其先端可叉裂,后方1片长3-4毫米,均于边缘生纤毛;雄蕊6,有时可具不发育者而数少,花丝长4-7毫米,花药长4-6毫米,顶端生小刺毛或其毛不明显;子房长1毫米,花柱长4毫米或更短,具微毛,向上呈各式的分裂而成为2-4枚柱头,后者长为3-5毫米(彼此间长短不齐),羽毛状。

  果实纺锤形,长7.5毫米,上端生微柔毛,腹沟较宽浅,果皮质薄,黄棕色,易与种子分离而为囊果状。笋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续数月之久。

慈竹.jpg

生长习性

  慈竹,丛生,根窠盘结,竹高至两丈许。

地理分布

  该种广泛分布在中国西南各省。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栽培技术

  育苗技术

  (1)圃地选择  慈竹的育苗圃地要求土层厚度60cm以上,壤土或砂壤土,pH值5.0-7.5,排灌条件良好,肥力中等水平以上,土壤结构良好,地形平坦或坡度在10°以内的均匀坡地。四川地区的红壤、姜石黄壤由于土壤粘重,石砾过多,排水不良,通气性差,一般不宜选作苗圃地。育苗圃地应尽可能靠近造林地且交通方便。  (2)繁殖材料  慈竹育苗的繁殖材料主要为小母竹和母竹。  慈竹小母竹要求直径2-4cm,秆长60-80cm(秆上带2-4个节),竹苗秆基左右两侧各具2个以上饱满笋芽,根点发育成熟,一般无须根或须根较少,秆基、竹秆无破损,无明显失水,无病虫害。  慈竹母竹要求竹龄1年-2年生、无病虫害、节芽饱满、无破损,保留3-4个竹节。采用埋秆育苗的母竹可保8-12个竹节。  (3)整地作床  育苗圃地应于初冬时节进行深翻,去除石块、草蔸、树根等杂物,同时施入经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或饼肥,每公顷施腐熟的厩肥、堆肥20t-30t,或者沤熟的饼肥5t-8t,并可施用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t-10t。结合施基肥还可撒施一定量的代森锌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次年初春,再行翻耕一次,碎土耙平,然后作床。苗床宽(含步道)1.0-1.2m,高30cm,长度20m-30m,或随地形而定。在5°以上的坡地育苗时,可不作苗床。

  (4)育苗季节

  慈竹无性繁殖育苗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5)栽植密度和配置方式  慈竹无性繁殖育苗栽植株行距为1.0m×1.0m。栽植点一般采用品字型排列方式配置。

  栽植方法

  小母竹栽植

  将小母竹竹头部分放入60cm×30cm×20cm的长方形栽植穴中央,竹秆倾斜,使竹头上的两排笋芽及竹秆节上的侧芽分别处于竹头和竹秆两侧。放好小母竹后,分层覆土填实,将靠近竹蔸的两个节埋人土中,用细土将栽植穴壅成馒头形。

  母竹栽植

  母竹栽植通常有2种方法,采用直立或斜栽的方法同小母竹栽植。采用埋秆育苗的,应先将母竹各节间锯一深度为杆径1/2-3/4的切口,再将其平卧于作好的25cm深的苗床沟内,秆柄向下,节芽向两侧,秆基覆土10-15cm,竹秆覆土6-10cm,用细土覆盖并压实,再在上面覆松散细土。

  浇水覆盖  小母竹、母竹栽好后,应立即用清洁水浇灌,将栽植穴中土壤湿透,并用稻草或农膜覆盖。

  苗期管理

  保湿和除草  整个育苗期间都应保持圃地土壤湿润,防止积水。苗床应经常除草,除草时注意不要伤及幼苗、蘖苗、嫩笋或松动根部。雨后、浇水或追肥后可适当松土,除草松土时可培土壅蔸。  施肥  苗圃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7月初可施人清粪水,8月下旬可在施入清粪水的同时,加入0.3%-0.5%的尿素,9月底可施人少量氯化钾和过磷酸钙。7月-9月上旬应施肥2次-3次,肥料种类为速效的尿素或复合肥,每次用量为尿素25g-50g,复合肥100g-300g;9月下旬起应停止施用速效肥,但可适量施用钾肥。

  造林技术

  (1)立地选择  适生条件:  在海拔1000m以下、年平均气温14℃以上,1月平均温4℃以上,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上地区,要求造林地土层厚度40cm以上、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pH值5.0-7.5的砂壤土和壤质土,在干旱瘠薄、石砾太多和粘重土壤不宜选作造林地。  立地级划分:  年平均气温16℃以上,一月均温4℃以上,极端低温0℃以上,全年≥10℃的活动积温5500℃以上,无 霜期32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mm以上, 发笋期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位于四川盆地平原、丘陵及低山海拔800m以下,光照充足、水源良好的平坝、坡脚、沟槽、河流两岸、宅旁及丘陵、低山区低台位土地,土壤疏松、湿润、肥沃、有机质丰富,土层厚度60cm以上,土壤pH值5.0-7.5。  年平均气温16℃以上,一月均温4℃以上,极端低温0℃以上,全年≥10℃的活动积温5000℃以上,无霜期300天以上,年降雨量800mm以上, 发笋期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位于四川盆地平原、丘陵及低山海拔1000m以下,光照较充足、水源良好的平坝坡脚及缓坡、低山及丘陵一二台地、河流两岸及“四旁”地段,土壤疏松、湿润,肥力状况中等,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厚度50cm以上,土壤pH值5.0-7.5。  年平均气温14℃以上,一月均温4℃以上,极端低温-4℃以上,全年≥10℃的活动积温5000℃以上,无霜期280天以上,年降雨量800mm以上,发笋期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5%。位于四川盆地平原、丘陵及低山海拔800m以下,光照较好、水源有保障的平坝、缓坡地带,土壤较疏松、肥力中等,土层厚度40cm以上,土壤pH值5.0-7.5。  (2)造林技术整地慈竹系丛生竹,应采用穴状整地,同时满足DB51/T380的规定。根据设计密度确定种植点(穴),先清除种植点(穴)周围2m范围内的树蔸、灌木和杂草,若杂草、灌木过多,可砍除进行堆沤,但不得烧山。清林整地时,林地上原有乔木应尽可能保留。整地原则上在冬季进行,但对于土壤疏松、肥沃和冬干春旱严重的地方,亦可随挖随栽。  栽植穴规格为60cm×60cm×40cm,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或窄台地造林,栽植穴规格为50cm×50cm×30cm,并沿等高线按“品字型”配置。挖穴时应将心土和表土分置于穴的两侧。挖好栽植穴后,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可施入经充分腐熟的堆肥20-30kg或人畜粪10kg,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慈竹栽植所使用的种植材料主要为两类:一类为小母竹,另一类为母竹。  移竹造林时,多采用1老2新或1老1新的母竹,竹秆长度1.0m-1.5m,并要求带一定的土团。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一般为4.0m×4.0m。在立地质量为Ⅰ立地级且实施集约经营的地段,造林密度可降低至5.0m×5.0m或4.0m×6.0;在Ⅲ立地级上,栽植密度可适当增大到3.0m×4.0m或3.5m×3.5m。移竹造林,直接将从母竹分离的带秆竹蔸放人栽植穴内,竹秆直立,栽植深度比原土印深3-5cm即可,栽紧压实后,围一水圈,浇足定根水,并用稻草或其他蒿秆覆盖。同时可采用铁钎从上向下打通1-2竹节,在竹筒里浇满清水来提高成活率。  造林季节  慈竹造林季节以2-4月为宜。春旱严重的地区,可在雨季造林。

  成林经营

慈竹出笋盛期为8-9月,出笋数量占全年出笋总量的80%以上,竹笋粗壮,成竹质量较好,应尽量留养。初期和末期出土的竹笋数量少,细弱,成竹质量差。在海拔较高地区,末期出土的竹笋,常因生长期短、幼竹尚未老化,故冬季易受冻害。初期、末期出土的细弱竹笋,应适时除去。割取竹笋时,应尽量保留竹笋的秆基。劈山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劈山每年可进行1-2次。

慈竹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

  慈竹常见病害有竹丛枝病、竹根腐病和笋腐病等 ,常见虫害有竹螟、竹蚜、竹象、竹蝗和竹螨等。

  防治方法

  营林技术措施  根据慈竹生态特性,选择适宜区域发展慈竹材用林基地,做到适地适竹、壮苗造林。加强竹林培育,实施翻垦、清园、砍除老竹、病竹、调整立竹密度等措施,改善竹子生长环境,控制病虫繁衍和传播。同时通过灌溉、排水、施肥等措施,促进竹子健壮生长,提高竹林自身抗逆能力。  物理防治  对竹丛枝病、竹根腐病等应及时防治,清理病源,把带病的竹枝或竹株集中烧毁,防止蔓延。对竹螟、竹笋夜蛾等有趋光性的害虫可采用黑光灯或灯光进行诱杀。对竹象类、金龟子等虫体较大易于辨认的害虫,可进行人工捕捉。  化学防治  在采取以上防治技术措施仍无效或是病虫害大发生时,可采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必须遵守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推荐使用低毒、低残农药,并严格控制允许使用农药的浓度和剂量。在病虫害防治可应按本规程制定的慈竹材用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防止失效,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经济价值

  秆材可编织竹器及建筑用材、造纸, 也可用于生产重组竹,用于地板、家具等产品,2-3年生的慈竹特别适合生产竹纤维纺织品,慈竹也被用于制作竹编工艺品。

  观赏价值

  观赏特性:观干。慈竹叶茂盛秀丽,于庭园内池旁、石际、窗前、宅后栽植,都极适宜。

钢丝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免责声明: 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此外,本文提供的内容,有原创、整理、汇编之分,信息仅供参考。文中通过互联网转载的表格图片和资源,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